
总有人问我,蜗牛教授这个项目能不能做,那个项目能不能做。
当然自己不了解,问别人,这个是值得肯定的,因为起码有个学习上进的心,但是一直都是遇到问题,就问别人,这样的话很难提升自己,也很难让自己收获到更多的资源和人脉,总之就是一句话,很难进步。
为什么呢?
首先是自己如果一直遇到问题就问别人,那么你解决问题,和事情的能力不仅不会提升反而会下降,这样的话,谁愿意和你交朋友或者交流呢?因为别人也觉得在你身上学习不到什么。
其次是你经常询问的人,慢慢的也会远离你。很少人会愿意一直无条件帮助一个对自己没有成长的人,当然有两种情况除外,你对他相关付费啦。又或者你的态度让别人愿意帮助你。
问别人千百次,不如自己掌握一些技巧。
在这个圈子里,什么都不多,就是项目多,每个月眼花缭乱的项目,各式各样,各自绽放着奇光异彩。
不做吧,又担心错过了。
做吧,又怕浪费时间还没赚到钱,甚至交智商税。
在这两者之间无限徘徊,有时候迟一时就迟一大截。
经常都有人问我,这个项目能不能做,当然了,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,可能有些人只是想确定正不正规,违不违法,有些人只是想确定是不是短期的项目。每个人诉求不一样,有些时候还真不好解答。
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今天就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给大家。
首先一个项目怎么样?一般有以下几点判断的方式可以参考。
项目团队背景
百度竞价
周围大咖是真推广还是只占位
项目需求是否真实存在
项目是否有创新
项目竞对情况
项目对比竞对的优势和劣势
项目什么时候建立的开始的
项目团队背景
这个有时候很重要,有时候也不是很重要,因为很多项目前期的创始人团队都是草根,当然也有一些团队背景一开始就很厉害的,但是大部分都是在项目中期,团队中才容易加入很多优秀和厉害的人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当一个项目在前期的时候,或者是还没有进行市场试错的过程中,很多优秀的人是不会加入进来的。
一是别人选择权比较多,因为优秀,二是很多前期的项目都是浪费时间。
我记得我刚开始互联网创业的时候,那个时候我也是到处找合伙人,确实很多合伙人看好,但是大家就不加入进来。
为什么呢?因为大家怕浪费他们的时间,以及不知道你这个人是否能够做好这个项目,很多人都保持了观望关注的态度。
后面幸好遇到一个在微软工作了很多年的技术,觉得我这个人蛮有意思的,就答应一起做点事情。
我觉得主要可能还是我的性格和态度让他感觉舒适吧。后来因为他的加入,拿了几百万融资,才陆陆续续有很多优秀的人愿意加入进来一起创业。
虽然后面失败了,哈哈,可能那时候是我刚步入社会吧。
当然更多的人是没有我那时候幸运的,因为如果我没有那个微软的CTO,我可能也没那么快拿到融资,可能会花一些时间会打造自己的IP,体现自己的价值来吸引团队或者投资人吧。
扯了一下我的往事,不堪回首啊,哈哈。
在哪看一个项目的团队背景呢?一般项目都是以公司的形式运作的,找到项目的真实主体公司,不要告诉我,你连一个项目的真实主体公司都找不到?
项目的网站网址备案情况
公众号相关认证情况
项目的网站介绍
等等
如果一个项目的真实主体公司都很难查到,那么你会做吗?或者再通过其他方式再进行鉴定。
有些时候你看到那些项目团队主体的公司,什么注册资金之类的,什么多少年之类的,这些可信度都不高。
因为随便找一个财务代理就可以搞定这两个了,再者现在因为注册公司很麻烦,需要真实的办公地址,和办公室租赁合同之类的。
以前是只需要提供相关信息给财务代理公司,花个几天时间,就能下来一个公司,所以现在很多人通过转让收购别人以前注册的公司来运作,当然可能其他地方还不怎么严格吧。
从启信宝,或者天眼查看项目公司团队背景,要不就是团队本来就很厉害,不是项目团队吹嘘出来的厉害那种,要不就直接忽略。
百度竞价
一个项目很多人去做百度竞价,说明很多人认可,一般做百度竞价的人都是哪些?小白比较少,一般都是经常做项目的人。所以看到别人做百度竞价的,麻烦点一点,哈哈,小调皮啦。
如果你不知道这个项目是否可行,可以参考做百度竞价的人数多少,来判断,最好加一下他们的微信,一来是看看他们怎么推广的,二来是微信好友会多一个人。
百度竞价以前很火,后来百度发生了很多事情,(有时间我写写百度),贴吧事件,百度重创O2O,结果李彦宏后面都憔悴了,最近还被人泼了水。
其实主要的原因是流量的入口变了,变的多样化了,百度的作为流量入口的重要性,和唯一性在不断下降。
后面重创百家号扶持优质内容,又被圈内人撸了羊毛,现在百度的内容枯竭的一塌糊。百度竞价这里涉及到一个付费流量的思维,有时间写一写付费流量思维,现在只写一句话吧,也是精髓,看大家能不能悟到了。
做过付费流量的人,不会再去做免费流量。
周围大咖是否真推广还是只占位或者随便推推
如果这个项目,周围有很多大咖都在朋友圈刷屏式的推广,不遗余力的推广,起早贪黑的推广,那么你真的就要考虑下了,一个大咖推广可能是有别的目的,大家都推广,可能是看好。
好吧,其实,,有些所谓的大咖也是瞎闹。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问题了,如果分辨真大咖,哈哈。信息量太大,不多说了,其实人人都可能成为大咖。
项目是否有真实需求存在?
何为真实需求?那就是我们能用的着的东西,我们日常生活,衣食住行需要的东西,能够给我提供便利的东西,而不是可用可不用的东西。
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淘客。这个项目其实是有真实需求的,要不然也不会存在这么多年,从玩法不断的更新迭代到现在,但是说创新嘛,其实很少。
如何判断呢?自己多想想,这个项目能够给我带来什么便利,解决了我什么问题?
项目是否有创新?
创新是建立在真实需求上面的,创新的项目五花八门,但是有真实需求的创新项目寥寥无几。
朋友圈很多推广项目的人都说过的一句话,
几年前你错过了淘宝,现在淘宝店家月入几千万。
几年前你错过了QQ,现在一个五位数的QQ号几十万。
几年前你错过了贴吧,现在一个吧主月入几百万。
几年前你错过了微信公众号,现在很多微信公众号都被封了。
这几个的共同点其实就是在一个真实需求上面有创新的项目,现在却沦为很多微商和一些人的洗脑话术啦。
项目竞争对手情况,和项目对比竞对的优势和劣势
这两点其实可以归为一点,我就并为一起说了,大部分项目都会有竞争对手,除了一些瞎弄的项目。
可能有些人连竞争对手都分不清,有相同模式的项目就是竞对。
再举个淘客的例子吧,
现在很多淘客APP,名字我就不提了,太多了。这些淘客APP就是竞对,据我看来,很多淘客APP其实都是模仿,毫无多少实质性的创新。
但是要说优势和劣势嘛,可能更多的也就在于创始团队的资源和技术人脉,培训管理经验,以及谁更会吹牛逼。
项目是什么时候建立开始的
一些靠谱的项目往往从团队构架到产品上线及发布,都是需要几个月的,而一些项目,往往从想法到产品上线只需要一个礼拜,甚至更短的时间。
这是极为草率的,很多项目测试都需要一个礼拜。除非那些互站或者其他地方直接买的源码搭建的项目,哈哈。
其实分辨一个项目靠不靠谱,有经验的人,往往凭感觉或者某处的细节就能分别,细节其实很重要,高端的项目,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法。
说点题外话,有时候看朋友圈发现很多人都想要快速的学习,想要快速的提升自己,往往报很多的课程,付费很多的圈子,计划看很多的书,以为这样就能快速的提升自己。可能大部分也只是交了智商税罢了。
学习不是做加法,而是做减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