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9.9到月入3W+:小钱都赚不到,IP就是个屁!
日期:2025-02-12 栏目:蜗牛教授学堂 浏览:次 作者:蜗牛教授博客

某个大佬站在镜头前,背后是满墙的书架,慢悠悠地说:
“做个人IP要有长期主义,先别想着赚钱,专注输出价值,三年后自然会有回报。”
听完这话,普通人可能热血沸腾,转头就注册了公众号。
吭哧吭哧写了三个月文章,结果阅读量不过百,粉丝涨了28个,其中20个还是亲戚朋友。
这时候再回头看看大佬的“长期主义”,恨不得把手机摔了:“饭都吃不上了,你跟我谈情怀?”
我曾经起家的时候卖过9.9元电影资源,蜗牛教授今天想说点掏心窝子的话:普通人做IP,千万别一上来就追求高大上的“长期主义”。
先赚小钱活下来,再谈情怀和品牌,这才是逆袭的真相。
10年前我刚做自媒体时,也掉进过“长期主义”的坑。
当时看了不少大佬的文章,说要做内容创业就得深耕垂直领域,输出深度干货,于是我天天熬夜写解说稿子,配音解说电影,结果一直见不到钱。
直到有一天,一个粉丝私信我:“蜗牛教授,你常用的网盘搜索工具能发我一份吗?给你发个红包。”
那一刻我突然醒悟:普通人做IP,最怕的不是没情怀,而是没饭吃。
你写100篇干货,不如直接卖9.9元的产品更能验证市场需求。
后来我干脆把朋友圈简介改成“9.9元解锁全网资源”,当天就收了50多单。
虽然客单价低,但胜在简单粗暴——有人付钱,说明需求真实存在;
靠这套逻辑,我3个月积累了3000多个微信好友,这些人后来成了我做淘客的原始流量池。
你卖9.9元的产品,用户决策成本低,掏钱时手不会抖。
但如果你一上来就推999元的课程,哪怕内容价值10万,别人也会犹豫:“这人是骗子吧?”“课程靠谱吗?”
有个群友的经历特别典型,他听了某大师的课,花两个月打磨出一套“抖音运营秘籍”,定价1999元,结果3个月只卖了3单。
后来我让他改卖19.9元的“热门视频文案模板”,一周出了40多单。
他说:“原来不是我的内容不值钱,是别人根本不信我值这个价。”
千万别小看9.9元的客户,他们虽然付得少,但能帮你完成两件大事:一是积累真实用户反馈,二是筛选出精准人群。
比如我早期卖电影资源时,发现80%的客户是大学生和宝妈。
后来转型做淘客,我就专攻这两个群体,在朋友圈发零食、母婴用品,转化率直接翻倍。
先摸清他们的需求,再谈IP定位,这才是聪明人的玩法。
你吭哧吭哧写一个月文章,没人看、没人赞,心态早崩了。
但如果你第一天卖9.9元的产品,当天就能收钱,哪怕只赚30块,也会觉得:“这事能干!”
粉丝小雨听了我的建议,在抖音上做“老照片修复”,客单价29元。
第一个视频只有800播放量,但当晚就有人私信下单。
如今她账号粉丝不到1万,但每月稳定收入3000+。
这话就像嘲笑路边摊老板:“你一碗炒饭只卖8块,啥时候能开连锁店?”
但现实是,西贝莜面村、老乡鸡这些餐饮巨头,哪个不是从小档口起家的?
IP的成长路径,本质上就是“摆地摊—开小店—做品牌”的过程。
摆地摊阶段:用9.9元的产品快速试错,积累第一批种子用户;
开小店阶段:推出99元的中阶产品(比如社群、教程),筛选高价值客户;
做品牌阶段:打磨999元的高阶服务(比如私董会、定制咨询),建立行业影响力。
你不是马云,也不是罗永浩,没必要一上来就谈“改变行业”。
先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(比如怎么找资源、怎么修图),再慢慢输出价值观。
看到别人做知识付费火了,你也卖课;看到别人搞直播带货,你又去折腾。
普通人精力有限,盯住一个卖点,先赚到第一块钱再说。
有人问:“你天天发朋友圈,不怕别人觉得你low吗?”
这两年,我见过太多“死”在情怀路上的草根IP——有人坚持日更两年,粉丝不过万;有人贷款拍高端视频,结果负债累累。
先靠小钱活下来,再靠小钱攒资源,最后用资源放大情怀——这才是适合草根的IP生存法则。
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卖什么,不妨参考我早期的野路子包括我现在也在干的卖课:找个9.9元的产品(资料包、工具、代下单服务),去抖音、闲鱼、朋友圈测试一周。

声明:部分内容精选于互联网,将会注明作者和出处,若未注明请原作者及时联系博主处理,谢谢!微信/QQ:82342198
转载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oniuboke.com/zqsl/796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