赚钱而已,你没必要太专业!
日期:2024-04-29 栏目:蜗牛教授学堂 浏览:次 作者:蜗牛教授博客

我一个同行,在抖音上卖短视频剪辑培训,一年营收好几百万;
他的水平也很一般,可是中国很大,有大量的人剪辑水平不如他。
赚钱而已,不是搞学术科研,不是搞技能比赛,你真的没必要太专业。
你看网络上爆火的人,他们很多学历、经历、专业都不如你,他们也照样能做。
很多人被自己的想象力所限制,总觉得还没达到所谓的"专业水准"就不敢去实践赚钱。
可是你永远找不到100%满意的时机,因为总有人比你更专业。
只要你的技能、经验或知识比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人强一点,你就可以尝试为他们提供付费服务或内容。
去年她在快手每个月分享一些狗狗的饲养经验,后来开了个收费群,还对接了一些线下服务,现在每个月可以赚2万多。
但对于那些刚买狗、狗狗常生病的主人来说,她就是"专业级"的存在,自然也愿意付费获取她的经验。
根本不需要你成为行业顶尖的大师,只要比一部分人强一些,主动输出自己的内容和服务,就有赚钱的机会。
关键是先行动起来,勇于尝试,机会永远是留给有行动力的人,而不是总等自己变得更加"专业"。
用户在乎的,不是你是不是行内权威,而是你的经验、技能是否对他们有用。
这很像相亲,姑娘们不在乎你是哪个学校的博士,只关心你是不是有钱,对她是不是专一。
真正有用的,是“用户思维”,是帮人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过于封闭的"学究癖",反而可能蒙住你对用户需求的敏感度,成为赚钱的拦路虎。
我看过太多所谓"创业导师"满嘴干货,自己却赚不到几个钱。
他们有没有半吊子的专业水准无关紧要,关键是敢于下场,勇于输出自己的内容和服务。
就拿那个养狗阿姨来说,她能月入过万,并不是因为她的养狗技能很高深,而是她主动解决了一批业余爱狗人的实际需求。
我们想太多,是因为想象力有限,被自己的认知牢笼给困住了。
乔布斯从来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"专业人士",但他无与伦比的用户思维,帮助苹果找准了大众对于简单、人性化产品的渴望。
反观很多科技巨头,他们雇佣了不少博士和工程师,但常常陷入智障式的功能堆砌,反而背离了用户的实际需求。
能帮助一部分人解决实际问题,并且适当收取费用,这就足够了,赚钱而已。
比如家庭主妇开一家农家乐餐馆,虽然没受过正规的厨师培训,但她们对家常菜的拿手绝活,就是顾客真正期待的东西。
再比如农村人的手工编织,虽然编织技艺不算多高深,但对于城里人来说,这些编织品就是文化特色和手工之美。

声明:部分内容精选于互联网,将会注明作者和出处,若未注明请原作者及时联系博主处理,谢谢!微信/QQ:82342198
转载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oniuboke.com/zqsl/7181.html